台北時事/機車貸款/|《阿凡達》秘密曝光 聯合國台灣環境教授喊「人類小心」 | 娛樂星聞 | 三立新聞網 SETN.COM
資深記者鍾志鵬/台北報導《阿凡達2:水之道》全球票房爆高,成為全球影史票房第4名。
全球票房超過430億台幣。
導演詹姆斯麥克隆的潘朵拉星球世界,無論森林、海洋、濕地,天堂夢幻場擄獲全球目光。
除了票房亮眼之外,《阿凡達2:水之道》其實有更深、更重要的環境教育意義。
《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》所長方偉達,接受《三立新聞網》訪問時指出:人類都是仰賴環境而生存,如果未來的世界人類,繼續剝奪地球,人類不但無法享受永續發展的生活條件,而且恐怕都會淪為可憐的外太空漂流生物。
《阿凡達2:水之道》的意義 珍惜地球愛護我們所在的家園方偉達所長表示,《阿凡達2:水之道》對台灣對世界,有重要的環境教育意義。
Q1.《阿凡達2:水之道》的永續與環境教育意義A1:《阿凡達》當年2009年上映時震撼全球,《阿凡達2:水之道》更在2022年席捲全球。
從人類主義的觀點來看,人類有可能在未來,必須面對不同於人類的高等生命物種。
人類未來會碰到其他的高等生命,和人類一樣聰慧的智慧生命。
我們要如何看待這些高等生命呢?在環境教育的意義中,人類都是仰賴環境而生存。
環境包含了日光、水、空氣,以及生態系統中的非生命物質,以及動物植物等生命。
在《阿凡達》系列的作品中,人類代表的是「負面」的角色,但是少數人類為了追尋對於納美人生命的對等尊重看待,而且保護守護生命的家園,在環境教育的意義上來說,人類都是仰賴環境而生存。
所以《阿凡達》中的生命樹是和萬物連結的,生命都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。
當人類所處的地球,在《阿凡達》當中,已經淪為貪婪的資本主義者所掠奪的星球。
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。
如果未來的世界人類,繼續剝奪地球,人類不但無法享受永續發展的生活條件,而且都會淪為可憐的外太空漂流生物。
Q2:《阿凡達》、《阿凡達2:水之道》中的森林、海洋是那麼乾淨迷人,看著現存國土、雨林、濕地被破壞,身為聯合國知名環境教育教授,有什麼建言?A2:在詹姆斯柯麥隆的心目中,從第一集《阿凡達》的森林充滿了奇幻色彩,充滿了生命中的連結,光影清澈迷人。
到了第二集的海洋世界,水中生命婆娑起舞,看到「類鯊生物」和「類鯨類」生物「突昆」的生存,彷彿是看到地球上「大翅鯨」那麼的精彩。
然而到了《阿凡達》的世紀。
地球上的生命,都已經滅絕。
除了在底層掙扎的人類。
地球的植物,全部都已經消失,讓植物學者無法再看到任何一株植物。
如果人類繼續掠奪環境,為了生產經濟作物,大量砍伐雨林,雨林會不斷的消失。
「雨林」是大地之肺,同時也是地球的「呼吸」器官;人類不斷的排乾濕地的水分,甚至將環境毒素、環境荷爾蒙,不斷輸入河川和濕地。
「濕地」是「大地之腎」,失去了腎功能排毒的效果,地球就已經失去自體排毒的效果。
所以濕地具有排毒最重要的器官。
最近哈佛大學景觀建築研究所畢業的安庾心,創作《淡水河》這一幅畫作的景觀剖面圖。
《淡水河》的植物的根系,都畫成是紅色的,這個是「地球母親」在「失血」的象徵;而且在畫作的表達中,濕地充滿了污染物,如紅血球的吶喊和流動,但是也充滿了循環性的「血色污染」。
過去我們的環境,森林遭到破壞,濕地遭到破壞,甚至消失。
於是《阿凡達》,就像是一支異軍突起的「聖朝電影」,這是地球的「聖召」,從地球遭到破壞、死亡,再到另外一種星球重生的生命故事。
在「地球母親」的觀點來講,全世界的環境都是息息相關的。
我們不能夠不依賴環境而生存;失去環境的人類,像是失去了根的「飄萍」,或是如同星辰中的塵埃,就不知道要漂到星際上哪一個地方了。
針對整個地球環境,從「永續發展」的觀點來講,一國的「國家機器」,需要製定嚴格的法律,希望廠商支持,人人支持嚴格的法律,進行「循環經濟」,「自家污水自家清」,不要將污染物排到大自然。
然而我們思考,在層面上應該要更廣,這些人類賴以為生的生存條件,不是只是從環境保護的觀點來講,事實上要從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17項》來說,例如在電影中除了強調環境與人的和諧相處,還有要創造一個「更公平、更和諧」的生命秩序,尊重生命,以及更尊重自然。
Q3:阿凡達票房亮眼,觀眾不該止於電影院,對民眾的呼籲?A3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成立了30年,也是到了「而立之年」。
我們看近年來,所有的環境教育的電影、影音媒體,或者是平面傳播媒體,越來越從知識的傳播層面,進入了情感的連結。
當中大家除了滿足於閱聽者的聲光效果感受之外;可是我們最缺乏的「解釋行動」。
也就是說,「我們感動了」;「我們也知道了」;但是我們卻沒有任何「行動」,去保護大自然。
我所在的「環教所」,在30年後,經過教育部的核准,今年的2023年的8月1號要掛牌,變成了「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」,這不是說環境教育不重要;而是我們擴大環境教育的頻寬,朝向永續管理的大格局而邁進。
永續發展列為重要的項目,「尊重大自然、愛護宇宙,重建人類新生命的秩序」。
這個是我對於看了《阿凡達》之後最大的心得。
《阿凡達》中納美人是詹姆斯柯麥隆心中的「伊甸園」人物方偉達所長說,從導演詹姆斯柯麥隆的觀點來說,《阿凡達》中納美人,是他心中的「伊甸園」人物。
是人類經過星際漂泊之後,最終的歸宿。
這一種歸宿,是永續發展的「不斷循環論」。
如果說從1992年永續發展的定義來說,人類「一個人」的生命是有界限的,當人類死亡之後,與這個世界就失去了「連結」。
於是人類開始恐懼,希望說自己生下的下一代,能夠在地球中扮演著傳遞基因的角色,這也是一種人類在基因繁衍下,「自私性」的一種表現。
但是從《阿凡達》的電影概念來說,人類的「原罪」,來自於地球上的污染跟破壞,加上了對於「長生不老」靈丹妙藥的一種「生命追求」。
事實上是容易跟其他星球的生命產生了資源爭奪戰上的「競合關係」。
這要如何相處,不是只是「零和」的局面;而是需要和「非我族類」,產生一種「互相融合、互相思考」。
「共融、共創、共好」的一種關係。
所以他認為,《阿凡達》是討論「關係」的原創的作品。
這個關係是「人類與人類的關係」、「人類與非人類關係」、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」。
詹姆斯柯麥隆開啟了一個異星球「旋律世界」的視窗,開拓了人類的眼界,以及宣揚了「後人類主義」(posthumanism)的一個新時代的開始。
這個「後人類主義」,就是「人」如何與其他的「高等非人類」,共同生存,共同創造未來。
。
出處:https://www.setn.com/News.aspx?NewsID=1246885
根據小麥觀察這幾年機車貸款在許多貸款中,申貸的資格簡單快速又高額度,只要滿法定年紀有並且有機車就可以申貸,從開始詢問再送件機車借款申辦過程非常快速。
留言列表